研究显示40—50岁的中年人脂肪肝、肝炎、肝硬化、肝肿瘤的发病率与青年人相比高出14个百分点,比5年前上升6个百分点,而且患病的早期大多数不容易发觉,往往失去了早期治疗的最佳时期。这是因为肝脏没有痛觉神经,有点不适不会及时报告给大脑,人们一旦感到肝区疼痛,大多是肝脏牵连周围的脏器所引起的反应。 专家指出,中年人尤其是白领人群,承受着来自工作、家庭、社会等多方面的压力,情绪常常不稳定,进而导致肝气郁滞不舒,日久容易引起肝病。加之中年人应酬较多,由于酒精是肝脏的克星,长期大量饮酒,酒精会损伤肝细胞,导致酒精肝,肝病患者饮酒会使病情加重,甚至恶化。香烟中的有毒物质不仅会损伤肺、心、脑,肝脏也同样会受到损伤。中年人如果经常暴饮暴食,或饥一顿饱一顿,都会加重肝脏负担,引发疾病。 根据临床证实,由于肝脏具有强大的代偿功能,当其受到损害时,只要还有30%左右的功能,就能正常工作,从而忽视对肝脏的保护。中年人还因为患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慢性疾病,长期用药,因大部分药物在肝脏代谢,部分药物服用后会引起肝脏不同程度的损害。 中国是个肝病大国,慢性肝病患者达几千万人。肝炎-肝硬化-肝癌三步曲,让许多人背上沉重的心里负担同时,还要花费大量的医药费来维持健康、治疗疾病。面对肝病,有的人什么也不再乎,整天酒肉穿肠过,结果喝坏了肝脏喝坏了胃,早早地就走上了绝路。也有的人过于小心冀冀,什么都不敢吃,结果营养不良,影响了肝病的早日康复。 那么,肝病患者究竟应该如何做到合理的饮食呢?甚至通过饮食疗法达到将吃出来的病再吃回去呢?答案其实也很简单,肝病患者的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富含营养这三项为基本原则。 1、清淡原则 中医认为同,肝脏体阴而用阳,肝无补法,肝病患者多表现为湿热内蕴的体质,如舌苔厚腻、疲劳乏力、下肢酸重、大便溏烂、面发痤疮、阴部潮湿、皮肤易发湿疹等,即我们老百姓所说的“内火重”“湿重”等。 因此肝病患者的饮食以清淡为首要原则。 肝病患者饮食要尽量清淡,要避免过于肥厚油腻、辛辣刺激的饮食,肥厚油腻饮食会加重湿邪,辛辣刺激饮食会加重内热,湿热加重则病情会加重,转氨酶会升高或难以下降。 相反如果多食用清淡饮食、凉性饮食,则不但容易消化,还有助于清热化湿,达到缓解病情的目的。有利于肝病患者的清淡饮食有菊花脑、马兰头、荠菜、芹菜、西红柿鸡蛋汤、西兰花、冬瓜、芦子、葫芦、萝卜、铁棍山药、霜前扁豆、绿豆、垂盆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