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PMI高于临界点产能过剩仍是经济增

发布时间:2016-4-21

11月PMI高于临界点产能过剩仍是经济增长阻碍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1日发布数据,11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1.4,同上月持平。这1数据高于此前51.2的市场预期,为2012年5月以来19个月的高点,自此PMI已连续14个月位于临界点以上。多位专家认为,11月PMI继续处于高位,显示当前经济韧性好于预期,不排除4季度中国经济继续回升的可能。  从分项指标看,11月延续了10月涨跌互现的态势,生产、从业人员指数环比回升,新订单、原材料库存、供应商配送时间环比着落。其全国白癜风十佳医院中,11月生产指数环比上升0.1个百分点,连续5个月中医白癜风的医治回升,较去年同期提高2个百分点,为19个月以来的新高,被认为是PMI走稳的重要支持。"据我们了解,目前多数行业生产回升。比如,医药、汽车、计算机通讯电子设备等行业生产均保持较快增长,增速快于全国制造业平均水平。"中国物流信息中心研究员陈中涛介绍说。  另外,虽然新订单指数出现回落,但是新出口订单指数较10月上升0.2个百分点,到达50.6,连续四个月保持在50以上。陈中涛表示,今年下半年以来,世界经济走势整体稳中趋好,欧美经济明显改进,国家稳定出口增长的政策措施效应逐渐显现,加上西方国家圣诞节即将来临,国外需求季节性上升、物价上扬,由此带动了近期国内企业出口订单增加。目前,纺织、汽车、家用电器、机电等行业新出口订单明显上升。  对于新公布的PMI数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立群认为,这预示未来经济增长整体安稳。他说,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明显回落,反应企业对未来市场前景比较谨慎。  出口订单指数回升,预示未来出口增长走稳。综合企业预期、投资、消费、出口等市场需求方面的情况,经济安稳增长态势已初步确立。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认为,数据说明今年以来,随着中央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措施落实到位和显效,企业生产经营环境逐步改进,制造业继续稳中向好。  随着10月主要经济数据和11月PMI的公布,市场正在修正此前对4季度中国经济较为悲观的看法。中国社科院工业运行室副主任原磊表示,2013年前3季度,工业经济总体上处于较低水平,但在下半年开始出现好转迹象。4季度工业经济增速可能会在现有基础上有所回升。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首席分析师李慧勇也说,当前经济韧性好于预期,预计4季度GDP增速在7.6左右,好于年初的预测值7.5。"我们认为在4季度,中国经济将继续触底回升。"汇丰中国宏观经济分析师孙珺玮对《经济参考报》说。  不过PMI一样反映出了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问题。首先是产能过剩矛盾突出。陈中涛表示,11月生产指数为54.5,新订单指数为52.3,二者差距又见扩大,到达2.2个百分点。在市场需求增长基本安稳的情势下,要避免市场供需矛盾加重。中国宏观经济信息研究员赵晓玲认为,"10月、11月PMI回升主要是遭到生产指数大幅回升的带动,而新订单指数出现回落,表明需求并未明显改进,产能过剩问题仍严重,已成为当前实体经济增长的最大阻碍。"  其次,小企业继续面临窘境。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陈鹄飞说,11月小企业PMI指数仅为48.3,相比上月着落了0.3个百分点,创下近半年的新低。从企业规模看,大型企业对制造业经济企稳回升的作用更加明显,小微企业经营环境依然堪忧。工信部工业经济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文彩霞对《经济参考报》表示,受本钱高企、市场需求萎缩影响,当前部分有条件的中小企业开始寻求转型,但体制障碍、行政垄断和地域限制等因素使得中小企业面临成长转型障碍。  最后,市场信心有所回落。澳新银行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刘利刚称,从11月的单月PMI来看,虽然三中全会的全面改革方案为市场带来一定的提振,但市场流动性延续紧张,也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市场信心。  这些问题有可能阻碍明年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中国社科院经济所副所长张平表示,延续2012年经济发展态势,2013年中国经济增长率继续明显着落,经济进入结构性减速期。生产者物价指数连续两年负增长,实体经济通缩现象非常严重,经济回稳主要依托传统的地产投资、外贸回升和加大政府基建支出。2014年仍然是一个调结构、促改革、稳增长、控风险的调解年,只有稳定财政金融架构,逐步释放积累的风险,经济结构调整才能顺利进行。经济增长依然面临着结构减速的压力,预计保持在7.4的水平。

转载请注明:http://www.azdgq.com/cbtj/930.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广告合作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乘车路线:18路、112路、43路、30路、36路、45路 电子邮箱: lidekdfq@163.com
版权所有:甲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