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治疗白癜风要多少钱 http://pf.39.net/bdfyy/index.html 很多人在知道自己得了肝病的时候,都会很沮丧,因为肝病在人们的印象当中,是一种很不好治的疾病,久病不愈、吃药不好,是大家最多的体验。但是,在中医发展的几千年里,回顾历史,的确是有很多经典的案例和方剂,救治了许许多多的肝病患者,如果把这些经验总结起来,并能实际应用到临床上,将会使一大批的肝病患者都能得到有效的救治。 张先生虽然年纪不大,但是一位忠实的中医拥护者,他一直都说,自己最信任的就是中医治疗,西医可以让人明明白白的死,但是中医能让我安安稳稳的活着。所以,在检查出来自己有肝病的时候,他也没有使用西药,直接用中药医治,现在所有的指标都已经转阴,这是中医对他最好的回报。于是,他对中医理论更加的热爱,成为了一名中医爱好者,并且把中医治疗黄疸型肝病的方法进行了整理,并分享了出来。 中医治疗黄疸型肝病分为三步: 第一步:当遇到阳黄患者时,首先要辨识湿热孰轻孰重,以确定施治的重点。 根据临床病象可以概括为湿重于热、热重于湿和湿热并重等三种情况。辨别湿热的轻重,目的在于掌握治疗的侧重。湿热之邪,是相互对立而又相互影响的两种致病因素。湿为阴邪,其性黏腻重浊,日久可以耗伤脏腑的阳气。热为阳邪,其性燥烈,日久可以灼耗脏腑的阴液。前者损其功能,后者耗其实质。而湿与热又互相影响,湿郁则生热,热郁则生湿,湿热相助,热炽湿深,日益胶固。由于湿与热的轻重程度不同,以及机体反应的差异,所以临床上可见有湿盛于热、热盛于湿、湿热并重之分。由于湿盛者并非无热,热盛者并非无湿,仅仅是程度上的差异。所以在治疗上应当辨识湿热的轻重,掌握重点,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第二步,根据病因分析,明确施治的重点之后,又要根据湿热侵犯的部位以确定祛湿清解退黄的主要途径。根据临床病象和病邪的轻重以及机体抗病能力的差异,从病位来分析,大致上可以归纳为:①湿热偏于中上焦;②湿热偏于中下二焦;③湿热弥漫三焦等。因为脾湿胃热,肝胆失于疏泄是发黄之本,所以这三种情况中焦首当其冲必然受累。因此,阳黄为病,黄疸、纳差、恶心、厌油、乏力困倦、苔腻是其基本证候。 辨识三焦病位的目的在于明确祛湿清热退黄的主要途径。古代虽有“治黄不利小便非其治也”之说,广慈中医认为这仅仅是退黄的重要途径之一,如果重视利小便,黄疸消退的比较快。但是除此之外还应当分辨湿热的主要病位。若偏于中上二焦者,除利湿外,尚应注意宜化畅中而散湿,以便从中上二焦化散;若偏于中下二焦者,则畅中通利,使之从小便或大便泄利;若弥漫三焦,则宣上畅中,通利三焦,使弥漫的湿热迅速退却。 第三步,综合病位与病因,湿热毒邪祛除净。在阳黄的具体辨证论治过程中,先从病因上分辨湿热的轻重,进一步分清上中下三焦之病位,最后把病因分析与病位分析综合起来,才能制定出治黄的总则和治疗的重点,以及祛湿退黄的主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