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哪家最好 http://m.39.net/pf/bdfyy/bjzkbdfyy/ 急性肝炎在临床表现中,可见全身倦怠、气短乏力、纳呆、腰膝酸软等虚弱之象,但这是由于湿热之邪所致,也就是我们说的“因病而虚”。另外,它发病急,病程短,所以在治疗中首先应分清虚实,进而确定攻补之法,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对待急性肝炎这种急症,中医选择的治疗重点在于祛邪。因为中医认为,这时虽然脏腑功能失调和气血变化,但其特点是“邪盛正未衰”,将湿热之邪从人体内祛除,就会使正气得以恢复。至于祛邪之后是否一定要扶正,还要看临床具体情况,临床治疗要因人而异。 中医上,用于祛邪的药物,多属苦寒药物,在治疗中,一方面要本着湿热之邪去除干净了,马上就停药的原则,以防脾胃受寒,功能受影响;另一方面担心伤到人体正气。如果患者体质本来就虚弱,可以少量辅助点扶正进补的药物,剂量要小;如果患者确实身体强健,正气足,则完全不必加用“进补扶正”的药物,只顾大胆祛邪就行。 急性病毒性肝炎,虽然病势较急,但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只要治疗及时,用药得当,一般来讲较好治疗,但在恢复阶段必须注意调理,巩固治疗。否则,容易复发,向慢性乙肝转化。 因此在临床上即使肝功能已恢复正常,自觉症状完全消失,也不宜早过的停药,而应配以相应药物继续服用一段时间,以巩固临床疗效,防止复发,以求“缓则治其本”,重点在于扶正。 上面可能讲的有些专业,没有中医基础的读者可能理解起来稍微困难些,下面就结合具体的病例,详细了解。 这位张女士32岁,恶心,乏力两周,厌油腻、食欲差、口干苦、乏力、尿黄如茶。近一周来发现面目发黄,身肢略觉瘙痒,眼睛酸楚不适。经过化验检查后。各项数值为:黄疸指数60单位,麝浊16单位,谷丙转氨酶单位,HBsAg阳性,大三阳。西医的诊断结果是急性黄疸型乙型肝炎。 中医四诊合参后,认为其湿热中阻,蕴而发黄,治疗思路是清热除湿,凉血解毒,佐以化痰。 用药。在根据她的身体状况定制了水蜜丸后,嘱其回家按时服用。服药3个月后复查,黄疸指数4单位,胆红素0.4毫克%,谷丙转氨酶恢复正常,HBsAg阴转,她自己也感觉身体的状况出现了好转,恶心乏力的情况也变少了,食欲也增加了,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但是她也知道要在恢复期更不能放松警惕,还要加把劲儿。于是,继续服用上述药物,以后每三个月做一次检查,连续检查两次,两对半全部转阴,患者痊愈,重返工作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