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踪报道开水烫餐具真能消毒吗想知道它有多

发布时间:2021-3-15

服用甘露聚糖肽后会不会出现副作用 http://baidianfeng.39.net/bdfby/yqyy/

一到聚餐,

你们饭前第一件事是干啥?

洗手?

拍照?

还是烫餐具?

  十几个人,动作一致,一气呵成,仿佛在进行餐前礼仪。

  碗、筷子、杯子、碟子一个也不放过,必须接受一次高温的洗礼……听上去挺干净卫生的。但用普通的开水烫餐具,真的可以消毒杀菌?快跟上脚步,一起来探索真相。

近日,我们收到爆料!在某乡镇两个消毒餐具加工厂里,车间环境简直不忍直视,一套套送入广大民众手里的消毒餐具就是在这样肮脏的车间里生产出来的...

某乡消毒餐具加工厂曝光图片↓

        

车间里,地面脏差,加工机械油垢不堪,车间旁甚至在饲养家禽,车间外污水横流臭气熏天!试问,在这种环境下生产出来的消毒餐具,你...敢用吗?

↑整个加工线就是在这个小车间里生产的

↑工厂内脏乱的地面,散发着阵阵臭味...

↑加工机械上锈迹斑斑,油垢灰尘厚厚一层

↑车间旁饲养家禽的地方,更是臭气熏天

↑车间外,毫不处理的污水直接排放横流,成了蚊蝇的滋生地...

某乡消毒餐具加工厂曝光图片↓

        

这家加工厂车间里更脏!遍地流淌的脏水,臭气熏天的工作环境,以及令人作呕的苍蝇......

在这样的工厂里,一套套消毒餐具以惊人的速度被加工生产送往各个餐厅,它的安全问题令人格外担忧。细菌,病毒正以“病从口入”这种历史悠久但又简单粗暴的方式进入食客的身体,看到这些照片,你......还敢用吗?

↑肮脏的地面,以及令人作呕的餐具盛放框

↑从未清洗过的盆子

↑停在消毒餐具上的苍蝇...

↑加工机械上随意摆放的肮脏破布

↑锈迹与油垢遍布其上,加工机械从未清洗

↑简陋的车间,消毒餐具的“出生地”

↑污水从不处理,就这样直接排放,臭味熏天!

开水烫碗筷真的有用吗?

首先来分析一下,餐具上一般都会残留哪些微生物?

  最主要的包括: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以及大肠杆菌等)、病毒(甲肝病毒、乙肝病毒、诺如病毒等)、霉菌(真菌)以及芽孢等。而这些微生物都可能对人体具有一定程度的危害。

  那烫一下真的能杀死这些微生物吗?

金黄色葡萄球菌

  一定条件下能产生肠毒素,会引起人恶心、呕吐、胃痉挛以及腹泻等食物中毒的症状。对高温很敏感,在55℃的温度下3分钟,就能消灭90%。不过,虽然金黄色葡萄球菌本身不耐受高温,但毒素在高温面前却十分顽强,并且导致食物中毒的是细菌毒素,而不是细菌本身。

所以说,即使杀灭了大部分金黄色葡萄球菌,但如果餐具曾被大量细菌污染,同样可能存在毒素。

沙门氏菌

  它是我国食物中毒事件中最大的病因,由于广泛存在,极易污染餐具。感染后,会出现呕吐、腹痛、水样便(黄绿色),严重者会出现寒战、抽搐甚至昏迷。不过,沙门氏菌相对不耐热,55℃-60℃温度下15-30分钟即可被大部分杀死。

大肠杆菌

  经常听到的一种细菌,它存在于我们生活的各个地方,比如水里、饭里,甚至是身体里。它是人和动物肠道的正常寄居菌,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会引起急性腹泻。大肠杆菌对高温也不耐受,一般75℃温度下1分钟即被杀死。

细菌芽孢

  简单来讲,可以理解是细菌的休眠体。它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可抵抗酸、旱等不利因素,且十分耐热。所以,一般情况下,开水不能杀死它们。

霉菌

  大多数霉菌在70-80°C温度下就足够被杀灭。但真菌孢子(休眠状态的真菌)及一些真菌产生的毒素无法在高温下杀灭。所以,餐具一旦发霉,就别想着烫一下解决问题了。

病毒

  餐具上可能会有的病毒有诺如病毒、甲肝、乙肝病毒等。其中,诺如病毒很容易消灭,但甲肝、乙肝病毒则需要°C的热水。杀灭微生物的关键在于温度和时间,具有高温且保持足够长的时间才能有效杀灭大部分微生物。

  但一般情况下,餐厅提供的水温往往较低,再加上很多人烫餐具最多也就十几秒。

  所以,吃饭前用开水烫餐具,并不能保证杀死大多数致病性微生物。

  如果说,真的有什么作用,那就是水流可以带走一部分细菌,但效果有限。

        消毒餐具,本是方便食客,利民便民的一项发明。包装上的“消毒餐具,请放心使用”如今看来是如此的讽刺。实际上,对于消毒餐具加工企业,国家卫健委办公厅曾于年12月17日下发了《餐具、饮具集中消毒服务单位卫生监督工作规范》,其中附具了《餐具、饮具集中消毒服务单位卫生监督检查表》,检查表中“厂区环境与布局要求”条款中明确提出,厂区内应无积水、无杂草、无露天堆放垃圾、无蚊蝇孳生地,而以上两处厂区并不符合这个环境和布局要求。据悉,近日针对我县餐具消毒行业存在乱象,南召县人民检察院已启动了公益诉讼调查程序,将全面筛查所有餐具消毒企业及外运餐具卫生情况,通过加大对餐饮用具集中消毒单位的监管力度,打击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违法行为,守护南召人民“舌尖上的安全”。

本文由南召北斗传媒《A南召在线》编辑报道,我们将持续跟进此次事件,欢迎

转载请注明:http://www.azdgq.com/lcbx/12021.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广告合作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乘车路线:18路、112路、43路、30路、36路、45路 电子邮箱: lidekdfq@163.com
版权所有:甲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