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三阳的治疗 适当休息,戒烟酒。症状明显时应卧床,轻微时可散步或轻微劳动。 饮食清淡、富有营养,有充足的热量、蛋白质和维生素。进食少或有呕吐者应输液,必要时可输入血浆或白蛋白。 肝功能异常时应服食保护肝细胞的药物。对有下列情况者可考虑抗病毒治疗: (1)乙肝病毒(HBV)处于活跃的复制状态(血清HBeAg、HBV-DNA阴性,或抗HBe、HBV-DNA阳性); (2)谷丙转氨酶(ALT)在u以上; (3)ALT正常但肝组织有明显炎症或有肝纤维化形成。抗乙肝病毒药物有干扰素和核苷类似药二类。 应用干扰素6~12个月,乙肝表面抗原(HBsAg)转阴率为7.8%,乙肝e抗原(HBeAg)和HBV-DNA阴转率分别为33%和37%。经过药物治疗可抑制病毒复制,防止慢性乙肝向肝硬化和肝癌发展,应在专科医师的指导下服用药物。 目的在于提高抗病毒免疫,增加免疫细胞的数量和功能,刺激某些免疫物质的产生,增强抗病毒免疫的能力。适用于干扰素治疗失败或不能耐受干扰素治疗、出现肝功能明显异常而病毒复制仍活跃人。 老年人肝脏的解毒机能降低,容易受到药物或有毒物质的伤害。一些对肝脏较敏感的药物,如红霉素、异烟肼、磺胺、抗癌药、减肥药、保健品及某些中药、中成药等均应慎用。 慢性乙肝患者,每隔3~6个月应查一次肝功能。出现明显症状时则应及时检查。抗病毒治疗者每月查一次肝功,3个月查肝炎标志物与HBV-DNA。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是反映肝功能损害最敏感的指标;血中Ⅳ、Ⅲ型胶原、连蛋白(LN)及血清透明质酸酶(HA)是反应肝硬化较敏感的指标,甲胎蛋白(AFP)的测定是诊断肝癌最有价值的标志物。 为响应国家《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本号提供的疾病常识仅供参考,具体治疗方案须来院面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