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是第30个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今年的主题是“接种疫苗——孩子的权利,社会的责任”。 新生儿为什么要在出生后24小时内及时接种乙肝疫苗? 我国大多数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者来源于母婴垂直传播及儿童早期的感染,因为新生儿对乙肝病毒无免疫力,而且免疫功能尚不健全,一旦感染了乙肝病毒,则成为乙肝病毒表面携带者,<1岁婴儿感染乙肝病毒后,将有90%以上的人会变成慢性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者。由此可见,新生儿预防乙肝尤为重要。所有的新生儿都应当在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第1剂乙肝疫苗,并按照0,1,6个月的免疫程序,完成3剂乙肝疫苗的全程接种。 乙肝疫苗的抗体是否一定要在接种完3剂以后才能产生? 接种不同剂乙肝疫苗后一般都会产生抗体,不过研究证明在完成3剂接种之后体内产生的保护性抗体的几率大、滴度高。据观察,接种第1剂后,有30%~40%的人产生抗体,接种2剂后有60%~70%的人产生抗体,完成3剂全程接种后可使90%以上的人产生抗体。 父母是乙肝患者,孩子出生时接种过乙肝疫苗,应该什么时间再接种? 母亲是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儿童是乙肝疫苗接种的重点人群,他们比一般儿童感染乙肝的几率要高很多。这些儿童在完成乙肝疫苗全程接种后的1个月,就可以采集静脉血检测乙肝病毒感染指标,了解是否被乙肝病毒感染以及疫苗免疫是否成功,如果乙肝病毒表面抗体<10mIU/ml(毫国际单位/毫升),则需要进行再次免疫,一般可采用3剂接种。 父亲是乙肝患者,儿童出生后也应尽早接种乙肝疫苗,按程序完成3剂全程接种。由于乙肝疫苗的保护持久性好,目前全球所有国家都不推荐加强免疫。但对于家庭成员中有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家庭成员来说,如果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滴度<10mIU/ml,可再次接种。 孩子4岁,全程接种过乙肝疫苗,但今年检查抗体阴性,是否需再接种? 曾经接种过乙肝疫苗,发现抗体阴性,可能对乙肝疫苗低、无应答。这种情况可再接种1~3剂10μg乙肝疫苗。 乙肝疫苗和甲型乙型肝炎联合疫苗的区别? 乙肝疫苗只含乙肝病毒的抗原成分,接种后可预防乙肝。甲乙肝联合疫苗含有甲肝和乙肝两种抗原成分,可以同时预防甲肝和乙肝两种疾病。接种联合疫苗可减少接种次数。 来源:《肝博士》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