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1月9日,《梁灵光与广东改革开放》一书的首发仪式隆重举行,以此纪念原中共广东省顾问委员会主任,中共广东省委原书记、广东省原省长梁灵光同志诞辰周年。 《梁灵光与广东改革开放》一书分梁灵光生平、梁灵光文选、怀念梁灵光、梁灵光在南粤要事录四个部分,全面回顾了梁灵光在广东期间的任职历程、任职思想和丰功伟绩,是了解梁灵光与广东改革开放初期历史的重要参考读物,具有重大史料价值。希望本书的出版,会成为献给梁灵光同志百年诞辰的最好礼物。 在国务院各部委中首次举办展览会, 获得邓小平连连称赞。 国内最早引进外资开发房地产, 大大缓解了改革开放初广州的住房困难问题。 率先提出并规划建设珠江三角洲经济开放区, 被誉为“珠三角之父”。 在全国高校最早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推动暨南大学成为华侨第一学府。 这些在不同领域取得的成就, 都与同一个人联系在一起。 他就是梁灵光。 20世纪80年代,梁灵光(右)与任仲夷(左)合影 年,梁灵光(右三)参观菜市场
年,梁灵光(左)接见美国毕垂斯集团公司总裁达特,双方达成协议,在广州兴建中美大型合资企业——广美食品公司
年,梁灵光(右二)参观新会涤纶厂
年11月,时任国家轻工部部长的梁灵光被中央指派,与以“思想解放、作风开明”著称的任仲夷一道南下广东,为南粤大地的改革开放大业开疆拓土,梁灵光被任命为广东省委书记处书记兼广州市委第一书记、市长。
作为改革开放的先行者,梁灵光冒着巨大的政治风险,筚路蓝缕,披荆斩棘,开创了广东改革开放的大局,成就了广东的今天。
梁灵光同志在外大干事业,挥斥方遒的一面,相信是比较常见的,而我们今天推荐的这篇文章,是梁灵光的长女梁抗为缅怀父亲所撰的散文,可以借此看到,一位老革命家在女儿面前舐犊情深的一面。
年,梁灵光与夫人朱含章、长女梁抗摄于江苏如皋
父亲的爱梁抗
年我出生了,那年父母都是27岁,我是他们结婚5年后的第一个孩子。那是苏中抗日根据地军民最艰苦的一年,鬼子和伪军对苏中抗日根据地实行“清乡”扫荡,通俗点说就是要赶尽杀绝。父亲担任苏中四分区南通县县长兼警卫团的团长、党委书记,妈妈是区委书记。临产时战友们护送妈妈穿过数道日本的封锁线回到相对安全的如皋县吴家墩子她外公的家中待产。爸爸仍坚守在岗位上领导反“清乡”斗争。生我时妈妈在产床上挣扎了三天三夜,接生婆发现脐带在我脖子上绕了三圈,惊呼丫头命大。外公和外太公都是支持抗日的,给我起名“抗”。妈妈人在外太公家可心里时刻挂念着工作,六个月给我断奶,把我这个妨碍她革命的“小包袱”留下,自己回去工作了。后因外太公家也不安全了,我被寄养到更偏僻的乡村一个地下党员的家中,抗日战争胜利后接我回到父母身边。晚年父亲回忆父女第一次见面的场景:三岁的我跟着养娘在花生地里用小铲子收花生突见陌生人来到,怯生生地躲在养娘身后,怎么也不肯跟他们回去。
年,梁灵光在南通抗日根据地
三年解放战争时期,我和父亲也是聚少离多,平时跟妈妈在后方,只有大战间歇时间才能和爸爸聚上几天。到了解放上海战役后父亲驻军苏州,我和妈妈才和爸爸团聚了。
父亲接受了入闽先遣队的领导工作,我和爸爸可以一起回福建了,对爸爸来说是回故乡,对我和妈妈则是去“新乡”。现在已是鸟枪换炮,坐着从国民党那儿缴获来的美式吉普,穿山越岭进军福建。解放泉州后,医院看望了病重住院的祖母,祖母看到失而复得的儿子顿时精神大振,医院告之病危的祖母居然病情好转,后来活到了90多岁,儿子的归来延长了她30多年的寿命。
年爸爸妈妈调到福州工作后,因妈妈工作单位省总工会在仓山区,离爸爸工作单位省委路程比较远,妈妈是个自爱自强的革命女性,不愿意把宝贵的时间浪费在往返的路途上,妈妈就住在单位宿舍星期天才回家。家里平常就是我和爸爸。可我们的作息时间正相反,晚上我睡觉了爸爸还在办公或开会,第二天一早我回校早读时爸爸还未起床,有时几天也见不了一回。星期天爸爸多半是开会,开会还是开会!爸爸是个“开会迷”,这不是我给戴的帽子,这是公认的。
我最好的待遇就是星期天碰到妈妈也出差了,爸爸实在不忍心把我一个人留在家里就把我带到办公室。他在会议室开会我在他办公室里看看课外书,看看他柜子里收集的福建各地的矿石样品,那些矿石样品真漂亮,尤其是各种形状、五光十色的结晶体。爸爸在家是个沉默寡言的人,妈妈有时批评他不关心孩子,只知道工作工作,爸爸听了也不反驳。但在我同学的眼里爸爸都是一个罕见的好父亲,年我回母校福州一中参加毕业50周纪念活动,一个女同学依然清楚的记得高二时我们一起复习功课,晚上就在我家留宿和我睡在一张床上,晚上12点她还没有睡着,只见爸爸进来开了灯查看蚊帐里有没有钻进蚊子,把我踢掉的毛巾被重新盖好,塞好蚊帐口、关灯,轻轻地,父亲来了,轻轻地父亲走了,这无声的父爱事隔50多年依然深深地扎根在同学的脑海中。
爸爸是个懒笔头,出差在外极少给家里写信。从我记事起一共收到过两封来信:其中一封信是写给我的,太出乎意外了!年我即将高中毕业要参加高考了,自己感谢父母的遗传基因数理化和文科都学得还不错。在那个学会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时代价值观的影响下,我的志愿就是报考清华大学的工程物理专业,也得到老师和妈妈的赞同。谁知天有不测之风云,那年妈妈参加下乡,工作组去了解农村的灾情,回省开会晕倒在会场,送院治疗。去医院看望妈妈送些日用品、食品的任务就落在我的身上了。10天后妈妈检查结果出来了,患上甲型肝炎,全家人都要检查,结果还好仅我一人中标,转氨酶指标还高达多,医院隔离起来。
当时对付甲肝病毒没有特效药,又值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大家口粮定量都很少更谈不上治病需要的辅助营养品了。妈妈自己病情刚有点好转又为我到处求医求药。而我年轻不知甲肝的厉害只是怕耽误了参加高考,医院继续复习,准备转氨酶一降下来,不会传染别人时就出院,希望能赶上正常的高考。医生说肝病一定要安心静养,绝对卧床休息。我怎么也躺不下来,肝火很旺,怎么也想不通我的运气为什么这么差,这么倒霉!妈妈的劝说也听不进,妈妈急着向父亲求援。在外开会的父亲一时也回不来,只好给我写了封长信。爸爸开解我一个人的一生中一定会碰到这样那样的沟沟坎坎的挫折,一定要有战胜困难的决心,现在首要任务就是安心治病。他引用了一段毛主席给王观澜的信“既来之,则安之……”。他又告诉我一个人的一生长着呢,条件不具备时,不争一时的高低,治好病有了健康的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他又以自己为例说服我,他参加党的地下活动遭到追捕,被迫辍学,没有拿到大学文凭,档案中记录文化水平是高中,可一直不断刻苦自学。革命工作需要什么就学什么,向书本学更重视向内行学习,工业这么大的系统是父亲主管,他涉猎甚广,实事求是地说成了半个专家,我知道在福建工业系统的专业人员还是挺佩服爸爸的,没有说他是外行领导内行的瞎指挥官。爸爸的话让我心服口服,心情渐渐平静下来,我把那封信一直珍藏着,可“文化大革命”时期我家难逃抄家的命运,失去了那封信,这是我一生之痛!
年爸爸终于解除隔离回家了,值得庆幸的是“文化大革命”中家虽被抄但人都熬过来了,一家子人又团圆了。父母总觉得连累了我们姐妹俩,尤其是妹妹,年她刚小学毕业,家被抄,父母双双被隔离审查,我闻迅回家把她带出去一块儿参加大串联。后来还得把她送回来,她要复课了,再说爸爸妈妈也少不了她这个通信员。那时给我们家每人核实的生活费15元,她不去送爸妈就要挨饿了。爸爸在隔离地要参加繁重的体力劳动,但粮食定量还是二十几斤,他们只能在炖饭的罐子里多加点水,肚子是撑大了,但很快就越来越饿。我分配工作后能补贴家里一点钱和全国粮票,爸爸收到后,中午能加一个一两重的粗面馒头,难友们好羡慕说:“老梁有女儿真好”!
爸爸回家不久,因经年劳累腰椎间盘突出发作,无法动弹,妈妈急电我请事假速归回家帮助照顾爸爸。爸爸卧床休息时,我成了他们倾诉对象,坐在床边父女交流分离8年的思想感悟。爸妈想补偿我们,补偿什么?怎么补偿?爸爸想听我们意见。我觉得当前家里最大的急着解决的是让妹妹尽快上学学习,“文化大革命”时念初中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没有正经学到什么。学理工?基础差补习难度太大,学外语吧,单一一点,现在开始还是有希望赶上的。父母同意了我的想法,爸爸准备亲自上阵给妹妹补习英语,顾不得“卧床休息一年”的医嘱,能下床活动了,爸爸第一件事就是叫我陪他去新华书店买英语教材。那时英语教材很短缺,我们找到一本“英语九百句”就赶紧买了。回家爸爸先自己复习,把扔下几十年的英语重新拣起来,除了阅读还把课本所有的习题做了个遍才开课教授。每当我看到父亲伏案复习时泪水不自觉地在眼眶里打转,抑制不住,马上转身走开,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啊!妹妹20岁出头才开始学英语,90年代出任联合国的官员,爸爸的苦心、苦功没有白费,我真为爸爸、妹妹感到骄傲!
年爸爸调广东工作,妈妈随迁。组织上参考妈妈的工作经历提出了两个方案,广州市委组织部长或宣传部长备选。爸爸坚决反对,认为都不合适,提出他的意见是担任广州市外事办公室副主任一职。理由是外事办现领导不懂外语,妈妈中学起就学习英语,虽多年少应用但还算有点底子,排名顺序按到职日期。
年,梁灵光陪同邓小平在广东视察
消息传到老战友们那儿,炸锅了!为什么这样安排?含章同志可是解放后厦门市的首任人事局长,30年后反倒成了排名倒数第一的副主任。我给他们解释这是爸爸的主意,他们情绪更激动了,你这个女儿没有意见吗?我说有意见又有什么用呢?我了解爸爸。小时候爸爸给我讲历史,封建王朝的统治者为维护自己的政权,坚决执行地方官员回避政策,我们共产党人难道连他们还不如吗?爸爸身兼市长、市委书记两职,怎么能让妈妈在要害部门任职?不了解情况的群众将怎么看?爸爸的工作能做好吗?所以妈妈就要靠边站,吃点亏是理所当然的,这是爸爸的原则底线不可以动摇,不是爸爸有意要贬低妈妈。爸爸妈妈在“一二·九”学生运动中相识,共同的革命理想让他们结合。爸爸为躲避反动派的追捕,下了南洋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尊孔中学当了名中学老师。爸爸在卢沟桥事变后立即回国参加抗日,第一件事就是找到妈妈,一块儿参加了新四军。他们不是家庭的包办婚姻也不是组织上搓合的,他们是两情相悦的革命伴侣加同志,一切都以革命利益为重,妈妈也是识大体顾大局的好同志。
年,梁灵光同志与夫人朱含章于广西桂林阳朔留影
爸爸年元旦晚上发病,临睡前突然呕吐不止把床单吐脏了,爸爸下楼想请小保姆上来帮忙清理一下,可见到小保姆都已睡熟了,不忍心叫醒她,便轻轻地回到自己房间,强忍病痛坚持自己在浴缸里把床单洗净。爸爸次日入院被诊断为晚期腹部癌症,50天后匆匆离开了人世。
对于父亲的去世我感到深深的内疚,看到日益消瘦的父亲,我怎么那么蠢,还相信他年10月各项指标都完全正常的体检报告。张德江书记看见父亲的消瘦,关心地嘱咐省保健办要认真、仔细给他查查。当时父亲还得意地说:“梁抗你不行,查出这儿有问题,那儿也有问题。你看我的,哪儿都没问题,你要加强锻炼啦,向我学习”,一转眼已是阴阳相隔!
年10月,省委秘书长肖志恒代表省委向爸爸祝贺90大寿。爸爸满怀感激之情答谢说:有幸在年轻时正确地选择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加入了解放中国、建设新中国的宏伟事业,在革命的洪流锻炼成长,成了党伟大事业浪潮中一朵小小的浪花。感谢党组织的关心和肯定,做一名中国共产党的党员感到无上荣光。
10年过去了,这段话时时在我身边响起,60年父女相处的情景不断在脑海中呈现。爸爸,在女儿眼中你是一个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好党员,女儿的好父亲,我们永远的榜样!我们永远地爱你、怀念你!
(本文节选自《梁灵光与广东改革开放》)
书名:梁灵光与广东改革开放
出版社:南方日报出版社
字数:千
版次:年10月第1版
书号:-7---5
编者: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
定价:48.00元
↓↓↓扫一扫白癜风初期的治疗方法中国白癜风医院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