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型低频治疗仪是在国内同类产品的基础上,以祖国医学经络理论为基础,结合现代电疗法、磁疗法、药物透入疗法,利用电磁场的生物效应,对人体特定的腧穴部位进行脉冲电刺激。磁振按摩的一种新型治疗仪。N-型低频治疗仪可以全面调节人体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的功能,激活全身免疫,使机体具有良好的抵抗力。同时可通过穴位刺激加强肝内血管平滑肌的收缩与舒张,增加肝内血流量,加速氧化,还原,水解,合成等反应,增强肝脏的解毒能力。应用N-型低频治疗仪可明显改善食欲,失眠,腹胀等症状,降转氨酶和降黄疸作用显著,另外还有降血脂,减肥等作用。较单纯用药,加用低频治疗仪可缩短病程,减少药物的副作用。它可有效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改善肝胆病的临床症状,修复肝脏的病理损伤,提高肝脏机能,为肝胆病的治疗开辟了一条新的路径。 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是对人类健康危害甚大的一种传染病,慢性活动性肝炎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肝区疼痛,黄疸或无黄疸,纳差,腹胀,疲倦乏力等,属祖国医学中“胁痛”、“黄疸”、“积聚”等疾病范畴。其病理较为复杂,主要由于气阴亏虚,湿热疫毒内侵,血行不利,脉络瘀滞而致。我科采用了内治与外治相结合的方法,较之单纯口服用药大大提高了疗效,尤其在缓解肝区疼痛、消除肝脏肿大、恢复肝脏功能方面,较之单纯中药口服有着非常明显的治疗作用。 祖国医学理论认为:肝脏位居肋下,其经脉布于两肋,性喜条达而恶抑郁。肝脏受病,失于条达舒畅,经脉淤滞则出现胁痛;邪阻气机,肝胆疏泄失职,胆汁不循常道,渗入血液,溢于肌肤而发黄疸;肝气郁结,肝木克脾,肝脾不和,则纳差、腹胀、乏力;肝郁日久,气滞血瘀,则致积聚。肝复康味辛微寒,能条达肝气而疏肝解郁,能荡涤淤滞,驱除邪毒;具有活血化瘀、通经止痛之功,清热解毒、凉血散瘀,共达疏肝解郁、行气通脉、清热解毒、缓急止痛之作用。肝气疏,气机畅,热毒去,诸脏和,纳差、乏力、胁痛等诸痛皆消。加之磁振按摩能促进药物吸收,且血液“得热则行,遇寒则凝”,电疗本身亦能散郁结、通血脉。 “内病外治”乃祖国医学中一个有待发掘的宝贵财富。中医理论认为,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内外相合,经脉相通,肝居肋下,胆附于肝,肝胆有经脉络属而互为表里、肝脉起于足大趾,上行环阴器,过少腹,布胸肋,上巍顶。以疏肝理气、活血通脉之中药外敷于肋肝脉循行之部位,药物通过经脉而达病所,加之磁振透入,以温通血脉,并能促进药物之吸收,共奏疏肝活血通脉之功效。 现代药理学认为,所选药物改善肝脏循环,防止肝纤维化,增加肝脏血流量,促进肝细胞复活和再生,从而消除肝肿,软化肝脏,恢复肝脏功能的作用。另外,外治通过改善肝脏微循环,增加肝脏血流量。 当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发病率不断攀高,且起病渐趋低龄化,与肥胖及代谢综合征密切相关,治疗尚无特效药物,可导致肝硬化、肝癌和肝功能衰竭,迄今尚缺乏防止脂肪性肝病的特效药物。脂肪肝属中医学积聚、胁痛、痰浊等范畴,与痰、湿、瘀、积有关。N-低频治疗仪利用血液动力学和肝胆运转机理,增加肝区血流量,加快胆汁排泄,使堆积在肝脏内的多余脂肪排出肝脏。用低频治疗仪辅以饮食及运动干预,控制热量摄入,增加热量消耗治疗脂肪肝,疗效满意,体重指数,肝功能、血脂指标均明显改善,同时头晕、乏力、纳差经治疗1~2疗程后迅速消失,食欲明显好转,而体重下降1~3kg,尤其腰围明显缩小(一般5~10cm),N-低频治疗仪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有一定的全身调节作用,且无明显副作用,值得推广应用,合理膳食和增加体育锻炼的减重治疗,贯穿在肥胖性脂肪肝治疗的全过程,长期坚持,才能避免反弹,巩固疗效。总之,采用N-低频治疗仪通过穴位电刺激及中药离了导入辅以饮食调节、运动疗法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疗效显著。 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