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真相之甲肝乙肝 中国名专栏 肝炎,非病毒性的少,病毒性的多。前者因吃药、饮酒、营养不良、劳累引发,不会沾染;后者因感染病毒引发,会沾染。肝炎病毒分为甲、乙、丙、丁、戊5种类型,国外则称A、B、C、D、E。 甲肝病毒随着饮食经消化道沾染此病,急性,但容易治愈。感染人群不大,不过儿童容易感染。孕妇感染后,新生儿死亡率高达百分之几到十几。有甲肝疫苗可防,接种后免疫期5—10年。甲肝疫苗的培养基,是人的细胞,固然是离开人体的在实验室繁殖的细胞。 乙肝病毒通过血液传播、母婴传播、性传播。乙肝病毒携带者,在世界上是一个庞大人群,在中国则有1亿多,其中乙肝患者有多万,治不好就可能发展成肝硬化、肝癌。乙肝病毒携带者这么多,是历史构成的,之前不知道乙肝病毒也不知道预防啊。年才在血液里发现乙肝病毒的抗原,抗原就是从乙肝病毒的蛋白质外壳上脱落的一种蛋白质份子,年才在电子显微镜下看到完全的乙肝病毒。以后才开始过滤血库血液中的乙肝病毒及其抗原,推行一次性针头,宣扬阻断母婴传播、性传播知识,而这些措施并不是一挥而就,只是减缓了传播速度。 发现了乙肝病毒,就开始研制乙肝疫苗。最早的疫苗是让乙肝病毒在血清里繁殖,然后灭活,灭活就是灭掉病毒蛋白质外壳包裹着的基因的活性。血清本钱很高,所以疫苗产量有限,那末推行就慢。灭活也不能保证灭掉%的基因,所以风险就大。上世纪八十年代转基因技术兴起以后,这些问题迎刃而解。基因决定蛋白质的结构,那末把乙肝病毒基因转入酵母菌基因组,就可让酵母菌生产乙肝病毒的外壳蛋白,用外壳蛋白做疫苗。这样既下降了本钱,又把风险降到最低。风险最低,是由于几乎不带基因。现在,全球的乙肝疫苗都是转基因疫苗。反对转基因的人,血液里也有转基因蛋白。 疫苗的作用是让人产生抗体,可是乙肝疫苗的免疫期因人而异,有的几年,有的10几年。如果体检时发现你没有抗体,那末你应当打疫苗。 虽然疫苗接种率很高,但是仍要防传播。 避免血液传播,在医院,这不用多说。 避免母婴传播,要依托医院。医院会给携带病毒的孕妇注射免疫球蛋白和疫苗,新生儿出身24小时以内也要注射免疫球蛋白和疫苗。新生儿有小几率的自然死亡率,有的家长可能会认为是疫苗致死,而疫苗确切也有极小几率的致死现象。曾有不负的报导未经医学鉴定大肆渲染疫苗致新生儿死亡事件。 避免性传播,夫妻双方要互知,如果一方携带病毒,对方须有抗体,没有抗体就要打疫苗。 丙肝人群多于甲肝,少于乙肝。丙肝病毒只通过血液传播,目前还没有疫苗。 丁肝病毒必须依附乙肝病毒才能传播,防乙肝也就防了丁肝。 戊肝与甲肝近似,偶有产生。 《大河健康报》1版“健康话题”,是“科普+评论”的专栏,从年10月至今从未中断,年被中国记协评为“中国名专栏”。这个奖目前是河南报纸系统唯一,也是全国健康类报纸的唯一。 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