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卫生计生》7月18日第三版
肝胆相照生命相依——记我国著名肝病专家、医院教授骆抗先□李秀婷谭琳玲宁习源中共中央宣传部7月14日在中央电视台向全社会公开发布“时代楷模”骆抗先的先进事迹。骆抗先是我国著名的传染病学专家,南方医科大学医院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从医62年来,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治学严谨、潜心研究、淡泊名利、情系患者。我报曾在年9月8日第期专版报道骆老的感人故事。为深入学习宣传骆抗先先进事迹,激励全省干部党员群众以先进模范人物为榜样,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期再次推出长篇通讯,介绍骆抗先的感人事迹。他,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前出生,在14年的抗日烽火中度过了颠沛流亡的青少年时代;年新中国成立前夕考入大学,在人民军队的大学里度过了阳光灿烂的学生生涯。特殊的背景和经历,使他从小就扎下了肝胆相照报效国家、生命相依竭诚为民的坚定理想信念。他,年参加工作,从事传染病学临床、教学和研究工作半个多世纪,救治数十万患者,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余篇,独力编写万字《乙型肝炎基础和临床(1-4版)》,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荣立三等功6次。他,年学习上网,75岁高龄开博客,撰写科普文章。10年间,博客访问量近0万,博文被网友转载约次,位居新浪博客健康总流量榜第17名。目前每天博客浏览量约为人次。这位“线上线下”被网友和患者亲切称呼“骆老”的老医生,就是我国著名的传染病学专家,南方医科大学医院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骆抗先。为病人省时省钱省心的“骆爷爷”骆抗先是一位好医生,从医62年,始终坚持患者至上、以诚待人,救治了数十万乙肝患者,从未发生医患矛盾和纠纷,被患者亲切地称呼为“骆爷爷”。每天上班早到1小时、晚走1小时,这是骆老几十年工作形成的习惯。凌晨2时许,骆老就早早起床,开始读文献、写博客。在家书房伏案工作到6点多钟,他便打着手电筒出门上班了。一些患者未到7点就来到诊室等候,看见骆老打招呼,“您这么早就来了?”没想到骆老却“道歉”说:“医生是为患者服务的,应该比你们来得更早才对啊!”慕名找骆抗先看病的患者来自全国各地。为不让他们白跑一趟,他不仅“早到”还“晚走”,每次都要看完全部挂号病人,往往中午一两点才下班,全然不理会助手的提醒和家人的催促。一天临近下班时,骆老无意间看到一对夫妇在诊室门口张望,却徘徊不前。原来他们来晚了,没挂上号,又估计骆抗先要下班吃饭了,于是就没敢进来多问,准备离开。骆老看到后,二话没说把他们叫进来,当即开始诊治。他语重心长地说:“你们要是今天看不上,又得花冤枉钱,说不定还延误病情,是不是?”一席话说得夫妇俩感激涕零。护士长告诉记者,骆老早到晚退几十年如一日。如果按照每周三次门诊计算,早到、晚走1小时,62年里他比别人多工作个小时,相当于义务工作天,多工作了6.2年,多诊治病人10多万人次。为病人省钱,是骆抗先最在意的事情。他是出了名的“精抠细算”,经常询问病人的花费,比如来广州的车费、住宿费等,认为花多了就会皱眉头。他选择的诊疗方案总是考虑患者的经济状况,从来不开一张大处方、大检查单。对家境贫寒的患者,他会告知复诊时不要挂专家号,普通号就行。湖北武汉36岁的刘女士深有体会。三年前,她患有肝硬化,还对常规治疗药物产生了耐药性,但她非常渴望能当上母亲。医院求医,都说风险太大了。后来,他们找到了骆抗先,连续几周周六从武汉来广州,恳求骆老为她圆梦。“好,咱们一起来努力,试试吧!”看着刘女士期盼的眼神,骆抗先答应了。可刘女士并不知道,老专家承诺的背后是多大的担当。高龄肝硬化病人妊娠会加重肝脏负担,加速病情恶化,流产率、早产率、围生儿死亡率都会高于正常妊娠,更容易出现肝性脑病、腹腔感染出血等并发症,稍有不慎,性命难保。为了节省经费,骆老建议刘女士在医院附近租间房子住下来。骆老则当起了贴心的“保健医生”,密切白癜风治愈海南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