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庭育儿 解决万家庭99%的育儿难题 ?你看干货文章,娃听哄睡故事,戳左边绿色按钮吧 前不久,4岁的男童连续发烧8天不退,最高体温只有38.4℃,不咳嗽,精神很好,就是不退烧。 家人以为是感冒,到医院检查才发现是EB病毒感染!因拖延就医,宝宝的肝脏功能受损,好在住院治疗后,病情得到控制。 而浙大医学院也接诊了不少因其患病的孩子: 这让科大大不禁想到这段时间疯传的EB流感,虽然有关部门已经辟谣,EB流感根本不存在!但EB病毒是真实存在的。 今天科大大就来帮大家重新认识一下EB病毒。 EB病毒和流感不一样! 大家好,我是EB病毒,我还有一个霸气的名字,叫“亲吻病”。 我特别喜欢3~5岁的宝宝,不仅如此,我还会光顾成人的世界。 95%以上的成人身上都有我的身影,尤其是那些体质偏弱的人。 大家经常把我和普通感冒或流感搞混,但其实,我们不一样! 快速区分,戳图保存▼ 光看表现还是分不清?那就交给专业人士,到医院抽血检查一下抗体吧。 IgM抗体阳性,基本可以确定,本病毒已经入侵成功 最近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的研究提示,我的致病机制可能类似于HPV和HBV,具有一定的致癌潜力,与鼻咽癌关系密切。 但家长也不用过于担心,终归我是一种自限性疾病。 99%以上的人感染后治愈,基本可以达到持久免疫的效果。 试想,如果我真像流感君一样,具备大范围杀伤力,那关于我的疫苗早就应该有了,然鹅并没有。 所以只要早期做好对症治疗,没有引起并发症,一般在1周左右我会转身离开。 EB病毒“饥饿信号”分分钟识破! 让宝宝难受并非我本意,毕竟相对其他病毒,只要让我吃饱喝足,就不会惹事。 所以,你要读懂本病毒的暗语。 宝宝发热?我在召唤“加糖咖啡”,比如布洛芬+水。 宝宝淋巴结大、咽炎?我需要来份抗病毒“甜点”,比如阿昔洛韦。 ★注意 这份“甜点”是抗病毒类药物,属于处方药,家长要听医嘱使用才可以哦。 当然不排除有些宝宝经不起折腾,即便对症治疗,还是持续发烧一周甚至更久。比如出现以下几种表现: ①低烧不退或高烧39℃上下,吃退烧药不见效; ②眼睑浮肿、淋巴结肿大没有消退; ③咽部及扁桃体上有化脓性白斑; ④上颚有“出血点”; ⑤甚至出现皮疹和呕吐的现象。 这时候,爸妈就别等着我“自觉离开”了。 抓紧就医,免得延误病情,招来我的并发症“兄弟团”就麻烦了! 澳大利亚6个月宝宝,因亲妈的一个吻,患上脑膜炎,导致右脑偏瘫。 并发症,是每个家长都不愿看到但又确实会发生的。有句话说的好,你以为亲吻孩子是爱,但请别带去伤害! 拒接“恶魔之吻”预防EB病毒 说起来,整日陪在孩子身边的还是父母和家人,和孩子间过分亲昵的动作,该停就停,尤其是“恶魔之吻”。 大人口中有几百种细菌,通过亲吻可传染的超过种,其中就有我EB病毒。 如此看来,对孩子表达爱意千万不要亲吻宝宝的嘴巴、鼻子、还有小手(宝宝经常吃手,会增加感染几率),可以亲额头、面颊。 虽然歌词里唱着“爱我你就亲亲我,爱我你就抱抱......” 但下面这7种人,轻轻的一个吻,却常常让人后悔到如今! ①拉肚子的人; ②化浓妆的人; ③感冒、咳嗽的人; ④感染幽门螺杆菌的人; ⑤患有牙周病等口腔疾病的人; ⑥患有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人; ⑦脸上有疱疹引起的皮疹(水疱)正在发作的人。 因为他们是最易帮我牵线搭桥人。 想和我say拜拜,就得学会拒绝和“危险携带者”亲密接触,不要亲亲,不要共用餐具。 说在最后,关于本病毒的治疗和预防,你gt了吗? 科大大嘚吧嘚: EB病毒本身不可怕,延误治疗引起的并发症才可怕。 没被感染的宝宝,要做好预防,远离高危人群。 还有那些说过遍的事,无论大人孩子,适当运动增强抵抗力、注意个人卫生,养成饭前便后勤洗手的好习惯。 下面关于EB病毒哪句话是错的? AEB病毒是非自限性疾病 BEB病毒又称“亲吻病” CEB病毒和感冒相似 科大大会从留言中选出答对问题的10名用户,获得和专家一对一咨询的机会或精美礼品一份。 点击好看留言: 好东西要分享,别忘了右上角转发↗↗ 点一下 让科大大变好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