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案例分享弥漫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

发布时间:2022-4-12

弥漫性肝癌是很多中晚期肝癌患者的类型表现,肝癌细胞通过门脉系统广泛扩散转移浸润生长,表现为整个肝部肿瘤病灶的散在分布,肿瘤形状不规则,也没有包膜,与正常肝脏组织分界不清,部分结节可以相互融合。临床对于此类患者的治疗还是十分棘手的,手术切除由于切除范围较大创伤严重,很多患者并不耐受。往往需要多学科综合治疗,预后不佳。下面分享的案例是来自广州医院朱康顺主任分享的本科室案例,患者不仅是弥漫性肝癌,还合并了主侧支的癌栓,通过微球栓塞术+粒子植入术+靶向药物治疗,为患者短期内控制了病情。值得借鉴。

病·例·分·享

基本情况

患者男,61岁,既往乙肝病史20余年。因肝区疼痛就诊,查CT显示:弥漫性肝癌合并门静脉右支、主干起始部癌栓。患者在广州医院微创科分2次(分别左、右肝)载药微球栓塞术,同时对癌栓进行粒子植入术,术后靶向药物联合治疗!术后5个月复查发现肝内多发肿瘤及门静脉癌栓坏死和缩小,AFP也下降至正常!

该例患者确诊时的病情非常不乐观:同时具有广泛转移的弥漫性肝癌发生,也有主侧支的重度癌栓发生。在临床治疗上,根据患者不同的病情亟需采用了不同的处理方法,获得了不错的整体疗效。

案例

1.载药微球栓塞控制肝癌整体病灶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是不可切除原发性肝癌的一线治疗方法,按照栓塞材料的不同,可分为传统TACE(cTACE)和药物洗脱微球栓塞(D-TACE)。尽管cTACE在多年的临床应用中证明了其疗效和临床应用价值,其不足之处在于碘油在一部分患者中清除过快,达不到长久栓塞的目的,另外药物在碘化油中释放太快,药物不能长时间在肿瘤组织内保持较高浓度;有鉴于此,部分患者往往需要多次进行介入治疗,而多次的介入治疗往往对患者的肝功能产生较大的负担,甚至引起或加快基础肝病的进展。近年来新型武器“药物洗脱微球”又称“载药微球”的出现进一步提高了TACE在部分患者身上的疗效。“药物洗脱微球”是一种能够吸附、携带化疗药物的新型栓塞物质,在体内不可降解,它进入肿瘤血管后一方面可以长久栓塞肿瘤血管,另一方面可以使化疗药物长时间作用于肿瘤内部,两种效果叠加,可以达到更好的局部控制效果。载药微球的栓塞术,对整个肝部弥漫肿瘤的控制起到了基础性作用。

案例

2.粒子植入解决门脉癌栓

粒子植入全称为"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技术",是一种将放射源植入肿瘤内部,让其摧毁肿瘤的治疗手段。现在临床运用的是一种被称为碘的物质。相比于传统的外放射,粒子植入内放射治疗方法,可以最大剂量的杀伤肿瘤核心病灶,同时对正常组织损伤更少。且由于肿瘤内部往往为乏氧细胞,外放射疗效较差。内放射可以很好地从内部摧毁细胞癌巢。另外内放射还具有适应各类在肿瘤形状,一次操作多次放疗等有点。门脉癌栓是影响肝癌预后的主要因素之一,通过粒子植入的方法,可以对癌栓进行局部近距离持续内照射治疗,有效控制肿瘤生长和转移,从而得到满意的肿瘤控制效果。

案例

3.药物长期维稳全身病灶

对于中晚期的肝癌患者,全身系统的用药治疗是非常基础性的。也方便局部处理后的长期疗效维持。

希望该案例为很多弥漫性肝癌伴门脉癌栓的患者带来治疗启示。

案例

?

本文来源于找药宝典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zdgq.com/jgyf/1355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广告合作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乘车路线:18路、112路、43路、30路、36路、45路 电子邮箱: lidekdfq@163.com
    版权所有:甲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