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型肝炎是甲肝病毒造成的一种肝脏疾病。病毒因未受感染者(或未接种疫苗者)摄入由甲肝病毒感染者的粪便污染的食物或水传播。该疾病与不安全的水、卫生条件差和不良个人卫生习惯有紧密联系。 与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不同,甲型肝炎感染不会造成慢性肝病,也很少致命,但会出现使人衰弱的症状,并可引致高死亡率重型肝炎(急性肝衰竭)。 甲型肝炎属偶发疾病,在世界各地流行,有循环复发的趋势。 甲型肝炎病毒是造成食源性感染的一个最常见原因。与食物或水受污染有关的疾病流行可突然暴发,比如年在上海发生的流行疫情影响了大约30万人。甲型肝炎病毒可在环境中长期存在,通常消毒和控制细菌病原体的食物制作程序往往无法将其杀灭。 1甲型肝炎主要是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即未受感染者摄入了由病毒携带者的粪便污染过的食物或水。水源性疾病疫情并不常见,往往与受污水污染过或处理不当的水有联系。人与人之间偶尔接触不会传播此病毒,但与感染者密切身体接触则可能会受感染。 2预防改善环境卫生、保障食品安全和接种疫苗是抵御该疾病的最有效方法。 可通过以下方式减少甲型肝炎传播: l充足供应安全饮水 l适当处理社区内污水 l提倡注意个人卫生,比如经常用干净的水洗手。 免疫接种工作 接种甲型肝炎疫苗作为全面防控病毒性肝炎计划的一部分。制订大规模免疫接种规划时,应认真作出经济评估,并考虑备选或补充预防办法,比如改进环境卫生和提倡良好个人卫生做法。 是否将甲肝疫苗列入常规儿童免疫接种范围,视地方情况而定,包括易感人群占人口的比例和与甲肝病毒接触的程度等。一些国家,包括阿根廷、中国、以色列、土耳其和美国,已将甲肝疫苗列入常规儿童免疫接种范围。 许多国家采用注射两剂灭活甲肝疫苗方法,而其它国家可考虑将一剂灭活甲肝疫苗列入其免疫接种计划中。还有一些国家建议甲型肝炎感染风险较高的人接种此疫苗,高风险人群包括: l前往甲肝病毒流行国旅行者 l男同性恋者 l慢性肝病患者(因为他们若感染了甲型肝炎,出现严重并发症的风险会增大)。 关于发生疫情时进行甲型肝炎免疫接种的建议也应依具体地点而定,包括迅速广泛开展免疫接种运动的可行性。 如果及早开展接种运动并且在多个年龄人群中实现高覆盖率,在小社区通过免疫接种来控制全社区疫情取得成功的几率极大。免疫接种工作应由健康教育作为补充,以改进环境卫生、个人卫生习惯和食品安全。 为切实做好甲肝疫情预防控制工作,普兰店区疾控中心已于近日调拨到我院一批成人甲肝疫苗。成人甲肝疫苗共需接种两针,每针次间隔6个月,价格为每针元,甲肝接种时间为每个工作日下午进行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