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甲型肝炎是我国最常见的急性传染病之一,在病毒性肝炎中发病率及感染率最高。即使在低发区和非流行时,一般都占急性病毒性肝炎的50%左右。世界各地均发生过甲肝流行。人对甲型肝炎病毒普遍易感,感染后可获得持久的免疫力。 甲型肝炎患者、亚临床感染者是甲型病毒性肝炎的主要传染源。对甲型肝炎病例感染因素的分析发现主要危险因素有:经常外出用餐,生食贝类食物,病人密切接触,托幼机构人员,多性伴的男性同性或异性恋者,静脉吸毒,去流行区旅行等。 甲型肝炎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病人的粪便污染外环境物体表面后,通过手接触携带感染。从事饮食服务业的隐性感染者或潜伏期病人可污染食物,大多为生冷食物如色拉等。介水传播大都由于输水管网污染、生食不洁水,受海水污染的贝类曾多次引起甲肝爆发流行。 典型病例发病初期常有乏力、厌食、恶心、呕吐等症状,随后出现黄疸,小便深黄,大便灰白,皮肤巩膜黄染,肝脾肿大,体温升高,甲肝病人还可出现腹泻,肌肉疼痛,咽炎等。 对甲型肝炎的预防,除把好饮食关及不与甲肝病人密切接触外,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注射甲肝疫苗。因为中国人长期养成了会餐式的饮食习惯,要处处长期把住病从口入关并非易事。凡1岁以上未患过甲型肝炎但与甲型肝炎病人有密切接触的人,以及其他易感人群都应该接种甲肝疫苗。 目前在国内使用的预防甲型肝炎的疫苗有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和甲型肝炎灭活疫苗两种。甲肝疫苗接种对象为1周岁以上学龄前儿童,中小学生,大学生,青壮年,各类服务行业如饮食行业人员,医务人员、环卫工人等特殊人群。我国扩大免疫规划疫苗免疫程序规定,甲肝减毒活疫苗只需18月龄接种一次,甲肝灭活疫苗需在18月龄和24~30月龄接种2次。但须注意,凡已患肝炎者、发热病人、急性传染病患者、严重慢性病患者、存在免疫缺陷的病人、孕妇、过敏性体质均不宜接种甲肝疫苗,器官移植病人正在使用免疫抑制剂期间也不宜注射甲肝疫苗。 甲肝疫苗可以与麻疹疫苗、腮腺炎疫苗或乙肝疫苗等联合使用。同时接种时,接种部位应不同。两种疫苗同时接种,疫苗间互不干扰,其安全性、免疫效果与单价疫苗接种无显著差异。 编辑:autofly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