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爱肝日— Theloveofliver 常言道 肝好,一切都好,肝不好,未老先倒 肝净,皮肤都娇嫩 肝脏是人体最重要的代谢和解毒器官。人体胃肠道所吸收的各种物质,包括营养物质和毒素等,经胃肠道的血管系统后,都由肝脏的门脉进入肝脏内进行分解、合成及解毒。因此,它也是最易污染的部门。 因为肝脏是唯一没有痛感神经的器官,所以无论它累成怎么样,它也从不呻吟叫苦,也不会喊痛,这也是人们经常忽略它健康状况的根本原因。这就是为什么肝癌一发现,就是晚期的原因。 正常的肝脏 肥胖的危害-脂肪肝 脂肪在肝脏细胞内大量堆积就会诱发脂肪肝 脂肪肝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的病变。正常人肝内脂肪含量仅占肝湿重的3%-5%,而脂肪肝患者,肝内脂肪含量超过肝湿重的10%-15%,或在组织学上肝细胞40%-50%脂肪变性,其中主要为甘油三酯。 脂肪肝俗称:“胖肝”―肝脏因脂肪堆积过多而发胖;明亮肝”―在B超图像上,可看到肝脏脂肪反射的白色亮点,明亮的程度越强,肝内脂肪化越高。 哪些人最容易得脂肪肝: 1、嗜酒、酗酒的人(白酒、啤酒); 2、肥胖的人(向心性肥胖、腰围明显增大); 3、营养过剩的人(高脂血症、特别是高甘油三酯); 4、营养不良的人(如减肥); 5、患糖尿病的人(特别是成年型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患者); 6、患肝炎的人(急肝恢复期、慢肝静止期不加节制的增加高营养及高热量饮食造成营养过剩); 7、活动过少的中老年人。 脂肪肝的危害 1、脂肪肝的直接危害:损害肝功能 患脂肪肝后,肝细胞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脂肪化,这样肝脏就会失去其正常的功能。这是一个逐渐变化的过程,早期患者的肝功能可能正常,但随着肝细胞脂肪化的加重,将使肝细胞的功能越来越多地丧失,最后导致肝细胞逐渐死亡,发展为肝硬化。 2、脂肪肝的间接危害:是更重要的问题 从脂肪肝的发病原因来看,它是“糖脂代谢异常”在肝脏中的表现。如果这种“糖脂代谢异常”未得到有效的控制,不仅脂肪肝会逐步加重,其中的糖代谢异常还可发展为糖尿病;脂代谢异常严重时可出现高脂血症、痛风、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冠心病、脑梗死等一系列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不可逆的现代病。而脂肪肝更象一面镜子,能反映出更早期的糖脂代谢紊乱,而且此时在一定程度上疾病还是可逆的,也是早期治疗的好时机。 脂肪肝推荐用药 酒精肝 研酒精性脂肪肝是由于长期大量饮酒导致的肝脏疾病,是酒精性肝病中的一个分型。长期饮酒会对肝脏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临床症状为非特异性,可无症状,或有右上腹胀痛、食欲不振、乏力、体重减轻等。初期通常表现为脂肪肝,伴随的主要症状有:恶心、呕吐、黄疸、肝脏肿大和压痛。如果不及时治疗,可发展为酒精性肝炎、肝纤维化甚至是肝硬化,而这是酒精肝的终末阶段,无特效的治疗方法。 酒精对肝脏的损害有多种形式 那么,酒精肝是怎么产生的呢?在这里为大家介绍一下酒精的体内代谢途径:酒精摄入后,经口腔黏膜、胃黏膜、小肠粘膜吸收进入血液,并通过三种途径进行代谢:10%的酒精以原型分别经肺、肾排出体外,剩余的90%需要通过肝脏进行代谢,所以为什么说喝酒伤肝就是这个道理。 酒精在肝脏的代谢途径:首先肝脏中的乙醇脱氢酶负责将酒精氧化为乙醛,乙醛是有毒的代谢废物,相比乙醇而言,其化学性质更活泼,它能与细胞内外各种生物大分子结合形成乙醛-蛋白质/DNA产物,破坏其结构和功能,其中对人体肝脏和胰腺的生理功能影响最为严重;然后,生成的乙醛作为底物进一步在关键酶ALDH(乙醛脱氢酶)的催化下转变为无害的乙酸,ALDH活性被抑制会使乙醛累积,造成宿醉,若体内长期积累大量的乙醛,就可能损伤肝脏,导致脂肪肝、肝硬化、甚至肝癌。乙醛脱氢酶活性的高低主要与遗传有关,有时也可以被酒精诱导,经常喝酒使此酶的活性增加,从而酒量增加。 喝酒脸红的人真的不易醉吗 研究表明,酒精在人体内的代谢要通过乙醛脱氢酶2(ALDH2)来完成,人体内的乙醛脱氢酶2,其功能就是将乙醛氧化为无致癌作用的乙酸,最终分解成对人体无害的二氧化碳和水排出体外。但当乙醛脱氢酶2正常基因发生变异之后,便会使该酶失去活性,从而导致饮酒后血中的乙醛浓度增高6倍多,长期酗酒,体内的乙醛就会蓄积,最终可能导致肝癌发生。 在酶活性缺乏者中,每月饮酒量超过3千克,发生肝癌的危险是正常基因携带者且不饮酒者的3.51倍;随着前者一生中饮酒总量的增加,他们患肝癌的危险性呈明显上升趋势。饮酒过多是引发肝癌的病因我们都知道,因此预防肝癌应当少饮酒。 乙醛脱氢酶2基因变异型携带者饮酒后往往会出现脸红、恶心和心动过速等神经系统症状,所以饮酒后如果有上述症状者,应该提高警惕,戒酒或尽量减少酒精的摄入量,以预防肝癌的发生。 酒精肝推荐用药 乙肝大国丨9千万感染者 我国是个乙肝大国,大到什么程度?全国有近9千万左右的人感染并携带乙肝病毒,那么常见的导致乙肝疾病的病因有那些呢: 家族性传播:我国乙肝高发的主要原因是:我来源于家庭性的垂直传播,包括母婴垂直传播和父婴垂直传播的两种形式,尤其以母婴垂直传播居多。母亲如果乙肝E抗原为阳性,所生子女如果未打乙肝疫苗,大都会成为乙肝病毒携带者。 预防意识欠缺:乙肝疫苗已经问世近20年,它是阻断乙肝垂直传播的最佳措施,但是,由于经济条件较差以及预防意识欠缺,都是慢性乙肝的发病原因,我国乙肝疫苗的接种工作始终开展得不够理想,到现在也只有不到一半的人口接种过乙肝疫苗。这就使得对乙肝的预防难以奏效,慢性乙肝病例越来越多。 婴幼儿期感染病毒:最初感染乙肝病毒的年龄与慢性乙肝有密切关系。有研究表明:胎儿、新生儿一旦感染乙肝病毒,约有90%-传统疗法的3-5倍会成为慢性病毒携带者;儿童期感染乙肝病毒后,约有20%会成为慢性病毒携带者。 漏诊:急性期隐匿起病的无黄疸型肝炎比急性黄疸型肝炎容易发展为慢性肝炎,这与无黄疸型肝炎患者容易被误诊或漏诊,从而没有得到及时诊治和休息有关。 免疫功能低下者感染病毒:肾移植、肿瘤、白血病、艾滋病血液者感染乙肝病毒后常是慢性乙肝的发病原因。乙型肝炎发病的急性期使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等免疫抵制剂治疗者,常能破坏患者体内的免疫平衡,也容易使急性肝炎转变为慢性肝炎。 德立信老百姓医药已入驻 美团/饿了么外卖平台 市区全覆盖,30分钟送药上门